国科大风采
国科大风采

国科大代表队在2023iGEM大赛中获5项大奖

北京时间11月5日19点,2023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(iGEM)在巴黎比赛现场颁布获奖名单,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代表队UCAS-China斩获全球本科赛道Top10、总决赛金奖、最佳创新复合元件奖、最佳基础性进展赛道项目提名、最佳建模奖提名共计5项大奖,取得团队历年来最好成绩。

图片1.png

UCAS-China获2023年iGEM大赛5项大奖

图片2.png

前往巴黎现场参赛的UCAS-China团队

(前排为郭智宸(顾问),后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吴庭逸、刘斌文、厉艺阳、李嘉明、王诗文)

iGEM大赛(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),2003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创办,近年已发展为合成生物学领域顶级赛事。作为一项旨在推广合成生物学、促进青年学子交流学习的国际赛事,iGEM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顶尖名校,如哈佛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组队参赛。iGEM大赛不仅是与国内外高校学子交流学习的宝贵平台,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,并提升了参赛高校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。


比赛现场

2023年是iGEM比赛举办的第20年,也是国科大代表队第8次参赛。由于新冠疫情影响,最近3年均线上参赛,今年国科大本科生代表队再次出国参赛。

11月2日和3日,UCAS-China队员在巴黎比赛现场将团队项目——NOX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国的评委和参赛者。

介绍.png

UCAS-China向评委和其他参赛者介绍项目

11月4日上午,评审会(Judging Session)很快到来。评委提问环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环,如何将项目亮点最大程度地展示出来?如何合理回答评委的疑问?UCAS-China有备而来——一份5分钟的亮点PPT、一份详实的补充材料、以及队伍交流时积累的经验,这些都成了他们面对挑战的制胜法宝。

项目相关内容


背后拼搏

2023年UCAS-China团队由来自生物、化学、计算机、物理、人工智能等8个专业的20名本科生组成。其中吴庭逸、刘斌文、厉艺阳、李嘉明、王诗文作为代表赴法国巴黎参赛。国科大本科毕业生、现在国科大继续读研的郭智宸作为顾问随行。

酝酿今年的参赛项目并非一帆风顺。队员们从零开始调研,每周进行头脑风暴,共同商议项目方向。在提出了5个项目并进行大量分析和讨论后,队员们初步敲定了项目——NOX(Neo-quOrum sensing-based Xpression biosensor platform)一个基于群体感应的生物检测平台。这一平台可以利用生物学中的群体感应现象将靶向分子-配体特异性结合或纳米抗体-降解产物识别后所产生的探测信号级联放大,实现微量物质便携、低成本地快速检测。

项目的蓝图已经确立,但摆在队员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难题——如何将设想变为现实。面对这个庞大又复杂的项目,来自生物、化学、计算机、物理等不同专业的队员团结协作、合理分工,组建了实验组、建模组、硬件组、软件组、美工组、前端组、HP(Human Practice)组等小组,将项目分割成不同的模块进行攻克。全体队员在队长、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刘斌文的带领下,在老师及学长学姐的帮助下,攻坚克难,花费5个月的时间完成实验验证、数据建模、硬件搭建、网页编写等任务。最终,这份凝聚了全体队员心血与汗水的成果在比赛中大放异彩。


苦乐相随

参与iGEM比赛的过程有苦也有乐。倘若深夜来到玉泉路校区实验室,或许可以看到为了收取实验结果而忙碌的实验组队员,他们一边完成本科生课业,一边为iGEM比赛贡献力量。如果问一句为什么,他们的回答会和他们wiki界面中的自我介绍一样——因为对生物的热爱。

但只有热爱并不足以支持他们走得更远。生物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,这时,来自队友的鼓励和安慰便是实验组队员的“强心剂”。队员们彼此包容、相互打气造就的强大信念,也是这支优秀的队伍成功的法宝之一。对HP组来说,合作推广合成生物学是他们工作的主基调。

在中国地区iGEM参赛队伍交流会(CCiC)期间,HP组想和其他参赛队伍做一篇关于合成生物学的科普推送,当与相关队伍队员商谈后,却发现对时间、方法、内容等细节问题并无预案。经历多次讨论和修改,UCAS-China队员拟出一份详细策划书,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凭借这份策划书,UCAS-China和其余队伍携手制作了SynBio历史荟这一长系列的科普漫画推送,受到了专家及社会人士的好评。“虽然工作很多时候有些猝不及防,但能完成就有很强的成就感!”HP组组长陈卓说道。

交流.png

UCAS-China队员与兄弟院校队伍队员交流

合影.jpg

CCiC会议交流合影


分享感悟

感谢每位队员的付出,感谢每位学长学姐和老师的指导,感谢信任,感谢一切!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与坎坷,唯有坚韧和追求完美使得我们一起扛过一次次重复实验,一次次修改稿子,一次次开会沟通讨论…黑夜无论怎样悠长,白昼总会到来。这是我们的信念,是每个iGEMer的信念。我们圆梦巴黎iGEM2023,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!

——UCAS-China 队长、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刘斌文


iGEM并不只是一个学术赛事,更是一场生动的实践课。只有亲自投入其中完整地经历一遍,才能了解每位队员都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,也才能体会到历练所带来的成长和快乐。今年年初刚开始决定接手这一届UCAS-China队伍时,我也没有想到会反反复复与队员们合作商讨项目的每一处细节,会有一周三次深夜做实验,会在wiki freeze前夜与大家一起在教室忙碌;更没想到会带队亲赴巴黎比赛现场,会看到UCAS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大屏幕上。所有人的努力与付出带来了远超预期的回报,我感到万分快乐和骄傲。

——UCAS-China 顾问、国科大2022届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、2022级遗传学专业硕士生郭智宸


非常感谢所有队员的付出和努力,取得了这么好的结果。老实说,我们的项目一直都不算顺利,一开始提出的多个项目遭到否决,到后来定项后遇到一系列问题,最后甚至我在去巴黎前一天早上还在实验室做实验……不过,通过一位位不服输的队员的辛苦努力,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,最终取得了好成绩!再次感谢每一位为UCAS-China iGEM Team 付出的同学与老师!谢谢你们,你们辛苦了!

——UCAS-China 实验组组长、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李嘉明


我有幸体验了一年里这支队伍与我的共同成长。在得奖一刹那,我回忆起的是学业与竞赛兼顾的压力、初建队选题的迷茫、暑期推翻部分选题的急迫、wiki freeze前一晚通宵写文字的坚持……这一年,我因为iGEM学会了快速对一个领域进行调研,提升了对外交流能力。最重要的是,面对如此庞大的项目,作为一部分工作的负责人努力奉献整个集体,从而收获更大的成果,我体验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。这些经验帮助我遇事从容,有底气面对挑战。明年UCAS-China也将继续前行,祝我们好运!

——UCAS-China HP组组长、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陈卓

玉泉路合影.png

2023 UCAS-China全体队员合影

归来.jpg

11月7日晚玉泉路校区,队员们从巴黎夺金归来

2023年iGEM大赛落幕,但对所有UCAS-China队员而言,“iGEM永远是个开始,没有尽头。”在崭新旅途中,UCAS-China将继续秉承科学信仰,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勇攀下一座高峰。

责任编辑:王家如、齐晓研